刘长安:   作曲家,文化行政管理工作者。山东省黄县人。1946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1965年至1969年就读于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理论作曲学科,1978年至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班学习。   1987年获二级作曲职称。至今创作各类音乐作品近千首。代表作有获奖歌曲《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电影音乐《新方世玉》、钢琴与管弦乐《珠江之歌》等。 曾任广州歌舞团专业作曲,副团长、团长,广州市文化局艺术处副处长,文化局副局长,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现任广州市文联主席。 关闭窗口 马光星:   男,回族,1944年出生,籍贯,北京市,文化程度,大专,中共党员。广州市政协委员。1960年考入广东省戏剧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市羊城话剧团从事演员工作。   1971年调广州新闻图片社.从事新闻摄影及暗房工作。1975年至1990年在广州市文化成局文艺科、社管办、文化处从事文化艺术行政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1985年任文化处副处长。1990年至1997年曾先后在市电影公司、演出公司任常务副经理、经理、党委书记等职务。1997年8月调市丈联任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   社会职务:中国演出家协会名誉理事、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市芭蕾艺术促进会理事、市振兴粤剧基金会理事。 关闭窗口 孔庆炎:   男,中共党员,生于1945年12月16日,现任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兼广州文艺杂志社社长。中国剧协、省剧协、省音协会员、市剧协副主席、市音协常务理事。   61年考人市文化局艺术培训班,后分配到市粵剧团,先后从事音乐.伴奏、音乐唱腔设计等工作。曾为《红灯记》、《龙江颂》、《红色娘子军》、《春草闯堂》、《黄花奇缘》、《天之骄后》等三十多个剧目作音乐唱腔设计,并多次在《广州日报》、《粤剧研究》等报刊发表戏剧论文,并获邀参加香港大学举办的国际戏剧研讨会,宣读题为《浅谈粤剧音乐唱腔的风格与改革》的论文,后由三联书局收人论文专集出版,另外,《浅谈陈自强剧作的音乐性》及《谈谈粤剧音乐的改革与发展》两篇论文分别获市文艺论文评比二、三等奖。   90年,调任市文艺创作研究所副所长(曾兼任“粤剧研究”主编)。92—95年先后任市;文化局社管办副主任、主任(“文化市场报”副社长)、文化处处长,96年任市文研所业务指导,97年4月调人市文联工作。 关闭窗口 陈永锵:   男,汉族,广东省南海市人,1948年生于广州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广州画院院长、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现任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会副主席、广州画院名誉院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名誉主任兼职教授、广州市少儿美术教育促进会会长、一级美术师、广州市优秀专家。自1973年起,作品均人选历届全国美展。1985年以来。曾分别在广州、深圳、南京、上海、哈尔滨、北京、成都和香港、澳门、台北,以及新加坡、美国四大城市,举办过个”人画展,作品为广东、广州市、深圳市、江苏省、上海市、黑龙江省、四川省美术馆及中国美术馆所收藏。 关闭窗口 许 雁:   女,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先后授予优秀专家称号。   在空军文工团任演员二十余年,主演过一系列性格迥异的角色,曾在电影《女飞行员》中饰演女主角。1985年转业后,创作了大型话剧《裂变》、《哦,女人们》、《情绪》、《我是太阳》、《男儿有泪》等,接连搬上舞台。戏剧作品曾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全国优秀剧本奖、中国话戏居作品曾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全国优秀剧本奖、中国话剧金狮奖,曾蝉三届广东鲁迅文艺奖。 电影《军嫂》获中国优秀电影“华表”奖,《下辈子还做母子》获中国优秀电影“华表”奖提名奖。   电视剧《继母》、《自栅栏》分别获全国优秀电视剧金鹰奖和飞天奖。近年来累计创作逾二百万字《许雁剧作选》——《哦,女人们》、《情绪》分别由花城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结集出版。 关闭窗口 陈绍伟:   男,广东新会人,1941年生。中共党员,职称:副编审。1961年起从事教育工作10年,后曾任白云区文化局副局长、《花地》杂志主编、《华夏诗报》主编等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白云区文联主席。至今出版了13部文学著作,主要有:《中国新诗集序跋选》、《诗歌辞典》(获198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萧红诗简析》、《台湾爱情诗赏析》、《徐志摩抒情诗赏析》、《南中国开放世界大写真》、《拥抱辉煌的你》(获广州市第二届“红棉奖”文学二等奖)、《陈绍伟自选集》、《初探台湾》等。19%、1998年两度随中国作家协会访问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 关闭窗口 莫伦通:   男,汉族,1939年10生,现任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主任、副研究员、广州市文联(第五届)兼职副主席、广州市戏剧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兼秘书长、广州市话剧艺术学会会长。   长期从事社会文化工作和文学艺术活动。在五、六十年代便参加话剧活动。七十年代开始参加电影、电视、广播的配音工作和文学节目的录制工作。八十年代开始,主要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创作《特殊的爱》、《珠江河畔不夜天》等多个获奖的话剧作品,撰写了《青年文化概论》(任副主编)、主编《青年文化》杂志。 关闭窗口 唐大禧:   男,1936年生,广东省澄海人,现任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雕塑院名誉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全国城雕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广东省、广州市优秀专家学者称号。 关闭窗口 章以武:   男,1937年生。浙江人,六十年代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作家协会执行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经创作电影《雅马哈鱼档》辈声文坛。其主要作品还有:电视连续剧《南国有佳人》、《心天一角》、《本小姐不嫁》,五场话剧:《三姐妹》,长篇小说:《南国有佳人》。中短篇小说:集:《应召女郎之泪》,报告文学集:《异想天开》。 关闭窗口 张丹丹:   女,出生于广州市,广州芭蕾舞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员,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广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十三岁开始学习中国民间舞和芭蕾舞。十九岁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深造,同年调人中央芭蕾舞团。在中央芭蕾舞团工作的近二十年,主演了《天鹅湖》、《吉赛尔》、《希尔薇娅》、《唐·吉诃德》、《无益谨慎》、《罗密欧与朱丽叶》、《鱼美人》、《林黛玉》、《一衣带水》《觅光三部曲》、《紫气东来》、《杨贵妃》、《雁南飞》、《红色娘子军》等。   由于对芭蕾艺术的突出贡献,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全国舞剧比赛优秀表演奖:曾获“广东省优秀中青年文艺家”、“广州中青年优秀干部”称号并记大功一次特殊荣;1997年获 “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关闭窗口 王庆生:   男,54岁,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大专毕业(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一导演、文艺六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分管专业艺术)兼任广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自1961年从事专业戏剧工作以来,曾独立编导话剧、歌舞及电视剧三十多部,确立了鲜明的艺术审美观和独特的导演风格,其作品曾获“文华新剧目奖”、全国演出一等奖、全国电视“飞天奖”提名奖,全军一、二等奖等多次立功嘉奖。1998年10月1日出版的《东方之子》第一卷中已收录人物辞条。 关闭窗口 欧阳桂南:   男,1946年2月出生于湖南娄底,1968年1月参军。1986年9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0年-1996年任广州军区战士报社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期间,审编过文艺副刊《战士笔荟》(每月4版)1997年5月转业到广州电视台,任副书记,分管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先后担任长篇电视连续剧《风生水起》、《姐妹》、《心泪》、《正道沧桑》、《千秋之约》等的监制或总监制。现兼任《屏幕之友》周报社长。 关闭窗口 倪惠英   女,国家一级演员,辛勤耕耘于粤剧舞台上,怀着一颗热爱粵剧事业、执着追求艺术的心。刻苦钻研。谦虚好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舞台上先后演了数十个悲欢离合、荡气回肠的剧目,塑造了一批宜雅宜俗。性格各异的舞台形象。积累了丰富的舞合艺术经验。曾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海外观众的热烈欢迎。曾荣获广东省粤剧“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主角奖”、中国戏剧第十四届“梅花奖”、中国电视第二届“金唱片奖”和多次省市艺术节的一等奖。 关闭窗口 陈小奇:   男,1954年5月出生,词曲作家。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同年进人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1993年调任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调任广州电视令音乐总监。现兼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青联委员等社会职务。   1983年开始歌曲创作,其代表作有《涛声依旧》、《敦煌梦》等,并有近两千首作品问世,约200首作品获奖。近年来先后在国内成功地举办了三次大型的个人作品演唱会。   1995年在上海获94-95年度中国最杰出音乐人奖;同年被文化部指派作为中国唯一评委赴哈萨克斯坦参加第六届亚洲之声国际流行音乐大奖赛;   1996年在全国晚报记者协会的歌坛十年大型回顾活动中由群众投票评选为86-89年全国十大词曲作家;   1997年在岭南美术出版社书法集《陈小奇自书歌词选》并在广东画院展出; 1998年初任广州电视台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姐妹》(《外来妹》第二部)制片人。 关闭窗口 钟肇程:   男,1949年6月生,广东梅县人,196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广州政工》主编,《叶剑英研究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市出版协会副主席。   1992年——1998年间,先后担任过《生命之光——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画册的责任编辑,《走向世界走向魂》(画册)和《职业道德百家谈》等书(画册)的主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