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艺术 ○ --------------------------------------------------------------------------------   【青铜文化题材舞台艺术创作初步形成规划】 继1999年本市创排反映铜陵3D00多年悠久青铜文化史的大型音乐歌舞诗剧《青铜魂》获得成功以后,2000年市文化部门加快了对这一题材文艺创作的研究和实施步伐。经过充分论证,提出了近期青铜文化题材系列文艺创作的规划思路,确定了近期重点三部曲——在《青铜魂》的基础上修改加工形成《青铜古歌》,创作《青铜恋》、《青铜颂》。到2000年底,《青铜古歌》创作修改已初显轮廓,《青铜恋》等剧目创作也有了良好的起步。对其它创作领域青铜文化题材的创作,也提出了有力措施加以鼓励与引导,文化部门拟在近年内举办青铜文化精神的专题文艺汇演和书画展赛,引导各创作门类青铜文化题材创作的提高与繁荣。   【市黄梅戏剧团排演反腐题材历史剧《赔惰台》】 为配合反腐形势教育和参加第六届安徽省艺术节,市黄梅戏剧团2000年新排了以反腐倡俭为主题的黄梅戏历史剧《赔情台》。该剧讲述唐大中年间公主趁唐宣宗出巡,在佞臣怂恿下,利用生日号令百官纳礼,径阳令李行言一生清廉,无厚礼相送,将恩师所赠馏金铜牛进上,遭到陷害,唐宣宗知情后加以查处,并搭赔情台向李行言大举赔情,号令天下以李为楷模,节奢倡俭,中兴大唐。该剧以古喻今,以其很强的现实意义,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在本市公演反响强烈,参加省第六届艺术节调演获得了演出、舞美设计、表演二、三等奖共5个奖项。   【本市赴省举办专业书画展】 2000年,市书画院举办的古铜都青年油画展,于9月赴省城合肥展出。该展共展出全市11名青年油画家的作品50幅。该展在合肥和省美术界引起了很大震动,省美协主席鲍加观看展览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全省油画中心已“转移到铜陵”。此外,市书画院还组织20余件作品,参加了省第六届艺术节专业书画展,获得了1金5铜的好成绩。 --------------------------------------------------------------------------------                    ○ 群众文化 ○   【广场文化形成规模和特色】 2000年,市文化部门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载体建设,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了广场文化建设,形成了广场演出、广场电影放映、广场美术和图书服务活动等多管齐下、百花齐放的格局。广场演出在继续发挥专业文艺团体主力和带动作用的同时,调动了社会业余群众文艺团体的参与热情,此外以街道、居委会为承办单位的社区文化活动得以启动并获得了迅速发展。全年共开展各类广场文艺演出80多场。广场电影放映,进一步推动了电影部门与社区的合作,组织了“公益电影社区行”活动,共放映20多场,观众达到3万多人次。   【“一老一少”文艺汇演成功举办】 2000年市文化部门重点组织的导向性文化活动为富于特色的“一老一少”两项活动,即“六·一”少儿文艺汇演和重阳节举办的全市首届老年文艺汇演。 2000年全市“六·一”少儿文艺汇演,由市文化局、市教委、有色公司教育处、团市委联合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全市8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近2000名小演员参加演出。市首届老年文艺汇演由市文化局、市老龄委、市委老干部局和有色公司老干处联合主办,参加演出的组织单位11个,参演人数500多人,参演演员平均年龄61岁,最大的76岁。这两项汇演活动 不仅富于特色,体现了对老年和少儿这两个社会群体的关注,同时,演出水平和质量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市电影公司2000年发展稳定,经济效益显著】 2000年市电影公司较好完成了工作任务和经济发展指标,呈现了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效益回升,全年完成收人18.59万元,同比增长15.3%,减亏30.7%,较好地解决了部分遗留债务;二是顺利实现了公司资产置换,在服从市广电中心建设大局的前提下,以31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公司房产置换给市广电局,所获资金将介人人民电影院纳人铜陵商城一 体改造;三是多方位发挥阵地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保持了电影事业在全省的良好位次。   【外来名人演出市场表现活跃】 2000年,市文化局以市场化经济运作方式组织的外来演出呈现了繁荣局面。全年共接待国内外、境内外演出团体演出30多场,影响较大的有上半年的香港演艺界名人温兆伦和下半年的美籍华人歌星费翔的来铜演出,这些演出不仅展现了很高的演艺水平,也为本市演出市场的运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活跃了演出市场,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需求。 --------------------------------------------------------------------------------                   ○ 文化市场管理 ○   【全市开展电子游戏娱乐专项整治】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和省文化主管部门工作安排,市文化局自2000年7月起,开展了历时半年的电子游戏娱乐场所专项治理活动。市文化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贯彻上级关于专项治理活动精神,结合铜陵本地实际,制定了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并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之下,深人到各经营场所,对照新颁经营条件,进行全面清理、反复核查,按照省主管部门关于本市市区经营总量控制在40家以内的要求,经审查重新规定了40家经营户的经营资格,并在 12月初通过《铜陵日报》向全市作了公示。经过整治,全市电子游戏娱乐业 进一步走向规模集中经营的轨道,经营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剧团排演厅改造和五松山剧院演职员住宅楼建设工程投入建设】 经过多年的筹划和准备,经有关部门批准,市剧团排演厅改造和五松山剧院演职员住宅楼建设工程分别于 2000年 10月和 11月动 工。剧团原排练房因房屋破旧、设备落后,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艺术生产和剧团排练需要,经市政府批准,作为财政投入项目投入建设。五松山剧院演职员住宅楼为五松山剧院改造工程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剧院主体改造完成后,采用职工集资、内部开发的方式投入建设。   【长江剧院改造启动】 兴建于1957年的原长江剧院,因超期服役,成为重点火灾隐患单位,2000年正式启动了改造工作。长江剧院改造经市政府批准,立足于文化部门自筹资金、自主开发的思路;建设定位是集文化、休闲、商贸为一体,又富于文化韵味的文化工程,要求立面美观、错落有致、景体相融、经济实用。为抓好长江剧院改造工作,市文化局成立了由分管领导挂帅的改造工作指挥办公室,于年内进行了勘探、建筑设计等前期工作,并于年底完成了旧建筑的拆除工作。 --------------------------------------------------------------------------------                    ○ 图书馆工作 ○   【概况】 2000年,市图书馆“窗口”服务工作规范,全年节、假日均照常开放。全年,共接待读者16.3人万次,流通图书8.21万册次,年新发放供书证1967张;年出《决策参考》15期,为市政府和生产决策部门提供了满意的参考服务;订购报纸152种,期刊803种,完成装订期刊652本,收集地方文献资料162册,为读者解答咨询358条。   【市图书馆晋升国家一级国书馆】 2000年 3月 29日,铜陵市图书馆举行了晋升国家一级图书馆揭牌仪式。省文化厅周心田副厅长和副市长胡安美同志为图书馆晋升一级馆揭牌。其间,加大了宣传力度,增强了广大市民的图书馆意识。铜陵市图书馆是全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中唯一定级为国家一级馆的图书馆。   【建立了电子阅览室】 200D年,市图书馆在资金和设备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对现有的设备及电脑桌进行了调整,初步组建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电脑培训使用。   【业务辅导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0年,在做好全市基层图书馆业务研究和辅导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完成了市移动公司、规划局、法院等单位图书资料室的帮助组建工作,对九中图书馆达标及市经济技术管理分院图书资料合并的具体业务工作进行了指导。   【向西部图书馆捐赠图书】 2000年12月19日,铜陵市图书馆组织了新书200册、旧书100册捐赠给甘肃省高台县图书馆,以支援西部图书馆建设。   【开展“送书下乡”活动】 2000年,市图书馆将“全民读书月”活动与“送书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其间,先后向新桥镇、顺安镇、流潭乡开展了 “送书下乡”活动,总计图书600册。 --------------------------------------------------------------------------------                     ○ 文物工作 ○    【金牛洞遗址被推荐申报AA级旅游区(点)】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一部署,2000年本市开始全面推进文物遗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工作,自10月开始,市文物管理所对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对金牛洞古采矿遗址进行自行检查、打分,及时向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小组申报,并按等级要求,对金牛洞设施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经市评定推荐申报 AA级旅游区(点)。   【本市新发现两座来代墓葬】 2000年7月,市有色电线电缆厂在厂房基建中,发现两座宋代墓葬,市文管所闻讯后前去清理发掘。墓葬出土陶器和古代钱币等文物,为铜陵地区古代墓俗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又发现一座巨型大炼渣】 2000年3月,市铜官山建筑公司在过境公路旁距罗家村大炼渣东500米处毛架山施工时,发现了一处冶炼遗址,经文物部门考察鉴定,此处大炼渣共计7块,其中最大一块通高70厘米,横 140厘米,形成年代应在唐--北宋时期,不少烧后松散的炼渣原始地貌遭到严重破坏。市文物管理局对该处遗址进行了清理并采取了初步保护措施。   【开展铜九铁路铜陵段文物普查工作】 根据省文物局部署,2000年初开始,省市文物部门联合对铜九铁路铜陵段沿线进行了文物普查,在18公里公路段中,经调查初步发现文物分布点10余处,并就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准备。   【开展打击文物走私倒卖活动】 2000年5月,在市、县公安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共征集、收缴各类文物184件,其中西周铜面饰、春秋菱纹剑等均属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捣毁钟鸣、钟仓两处非法销赃文物窝点,有力地打击了文物走私倒卖活动,收缴和征集的各类文物丰富了馆藏文物种类和数量,市文物部门给市、县公安部门及举报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筹备出版《铜陵地区革命文物》一书】 2000年6月,为筹备编辑出版《铜陵地区革命文物》史料一书,市文管所与市政协文史委共同对全市重点乡镇革命文物、革命遗址进行普查,基本摸清了铜陵地区革命文物、革命遗址家底,拍摄革命文物、遗址等图片300余幅。   【“文物”宣传、普及育新起色】 2000年,市文管所与《铜陵日报》在副刊部合作,在《铜陵日报》开辟了“铜陵出土文物”栏目,利用报纸向广大市民宣传和介绍铜陵出土的珍贵文物,每期一文一图,力求图文并茂,生动易懂,深受读者好评。另外市文管所还分别向全国各大博物院馆和有关学术研究单位交流赠送了本市创办的《青铜文化研究》学刊。   【开展古“铜系列”铅同位素质谱分析】 2000年,市文管所与中国科技大学结构中心合作,对铜陵地区先秦时期古铜矿炼渣、古铜矿石、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质谱分析,从而研究铜陵古代铜料的去向。(刘宝林) --------------------------------------------------------------------------------                    ○ 文联工作 ○   【文学季刊《铜都文艺》1--4期如期出版】 2000年,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季刊《铜都文艺》1--4期如期出版《铜都文艺》在封面设计、栏目设置,稿件质量等均比上一年有新的提高,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好评。   【文学创作取得新的成果】 2000年,本市文学创作有一批新作问世。方志平的小说《红泥小手炉》获2000年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这是她连续两年蝉联此项奖。市文联与市运管处联合编印的报告文学集《的哥的歌》一书于年初出版发行。有11名作者出版个人专著,其中中篇小说3部、散文集2部、诗集1部、报告文学集5部。    【摄影佳作迭出】 2000年,本市高春桃创作的《三口之家》在大众摄影编辑部举办的“世纪交替”大赛中荣获友谊奖。伍宗保的摄影作品《抗争》在摄影与摄像月赛中荣获二等奖。刘荣胜创作的《牧场》、杨明的《夏日寄语》在河南省文联举办的艺术界活动影展中分别荣获二、三等奖。此外,在省九运会艺术展览中,本市有5人8幅摄影作品参展。   【书画艺术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书画艺术有精品问世。吴东泉油画作品《走进庄园》荣获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金奖;2人获此项铜奖。江大才的木刻版画作品《风雨交加》和余多瑞的综合版水印版画作品在“第十五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人选展出。   【舞蹈成绩斐然】 2000年6月,在中国第二届“小荷风采”少年儿童舞蹈汇演中,吴晓荷的舞蹈《春芽》、朱兰田的舞蹈《八宝之歌》分别获表演奖。在华东地区和安徽省的公开赛中,本市少儿国标舞分别荣获8个第一名。   【音乐创作取得新进展】 2000年本市音乐创作有好作品问世。在安徽省音乐“五个一”工程创作研讨会上,本市音乐工作者创作的4件作品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有的歌曲被市委宣传部选为春节晚会上演节目。   【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2000年,市摄影家协会成功地举办了“2000年第一日”、“三利·华厦”杯摄影展,展出作品100余幅。在全省“跨世纪 瞬间”影展的组稿活动中,本市有10余幅作品参展。举办了7名理事摄影作品联展,展出作品70幅。这些展览,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效果。积极参加了九运会影展创作活动。青年摄影工作委员会,利用节假日,组织两次集体创作。   9月份,美术家协会部分会员在合肥举办了第二届青年油画展。10月1日,民间文艺协会举办了迎国庆民间艺术展,共展出20余位作者527件作品,观展人数达5万人次。2月26日,市文联、音协在市群艺馆联合举办少儿小提琴迎春音乐会,有近20名选手登台演奏。舞协、曲艺协会经常深人基层辅导,参与 行业性演出。积极参加春节晚会。影视协会也开办影视讲座,培养了一批影视爱好者。书法家协会在12月底分别举办了“查日华个人书法展”和“八青年书法展”。   【协会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000年,市文联加强了文艺队伍的组织建设。进行了会员重新登记及换证工作,进一步整顿会员队伍,使10个协会成为正式挂牌的法人社团。11月6日,全市文艺协会会员登记工作圆满结束;吸收了一批新会员,积极向省、国家推荐会员,并发展了一批省级、国家级会员。各协会按照文联的统一部署,完成了建立国家级会员档案的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安徽文艺家名录(铜陵卷)》的编辑工作。《文联通讯》按期编发。   【加强了与兄弟地市文联的合作与交流】 2000年10月,市文联参加了在芜湖召开的“南京地域——九地市文联工作会议”。5月3日至5月6日,常熟市文联主席、文化局局长蔡错率文化交流代表团到铜陵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双方交流了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的情况和经验。12月28日,马鞍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新法等一行4人来铜陵交流文艺工作。(市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