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概况】   2001年,市文化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围绕“唱响主旋律,打好娄东牌,建设文化强市”的文化工作总目标,以创新为灵魂,以改革为动力,以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以产业发展促事业繁荣,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一是送戏下乡有声有色。文化馆戏曲艺术团春节前后深入12个镇巡回演出法制宣传专场,年内还下乡演出大型沪剧《孽海泪》14场。二是广场文艺高潮迭起。“文企联姻”举办庆“五·一”、“电信与未来”等10场广场文艺演出,成为群众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庆祝建党80周年群众歌咏活动声势浩大。成功举办了有17个部门1000多名业余歌手参加的群众歌咏大会,观众达万人。四是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覆盖面广。历时一个月,组织各类文娱活动20项,城厢、沙溪4个街道18个居委2万余人次参加活动。此外,在春节团拜会、市人代会、党代会、全国慢性病防治经验交流会期间都开展了文艺演出活动。   “三大文化活动”连创佳绩 先后组织参加了苏州市首届少儿艺术节、“思源情”私营企业大合唱比赛和苏州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和省、部有关活动,有15个节目进入苏州市、江苏省决赛,1个节目入选全国决赛。共获国家级银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获苏州市创作一等奖3个,表演一等奖5个,并获多项二、三等奖,各次活动均获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辅导奖,总分均列苏州市第一。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吴利明、高雪峰作曲、璜泾小学民乐队演奏的器乐曲《骑车去郊游》获文化部“蒲公英奖”银奖,省少儿艺术节创作、表演一等奖;杨忠明的摄影作品《家乡戏迷》获全国“群艺杯”铜奖,刘永泉的歌曲(作曲)《点亮一盏灯》获“华夏银行杯”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征歌比赛优秀歌曲奖,另有20多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60多件作品获苏州市级奖项。   特色文化建设继续推进 市、镇、学校、社团、家庭五路并进的特色文化建设新格局基本形成。一是进一步实施文旅结合战略,拓展文化旅游新空间,打好娄东牌。在创建新华路文化一条街工作中,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张溥石雕、“四王”铜像群雕、陆世仪读书处石碑、镇洋县界碑等文化景点的建设。二是“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建设进展顺利。沙溪镇(舞蹈之乡)、璜泾镇(民乐之乡)的省级民间艺术之乡申报工作完成。三是开评“太仓市特色文化学校”。璜泾中心小学(民乐)、沙溪直塘中学(桥牌)先后被列为“市特色文化学校”。四是继续抓好特色文艺团队建设,为娄东昆曲社、琴韵丝竹戏曲社等文艺团队的创优作好了准备。此外还评出市级文化示范户和特色文化家庭20户。   图博事业展新貌 通过资源整合,图博中心取得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一方面推出集借书、阅览、参观、上网、购书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一卡通”,使办理借书证数从年初的2500张猛增到11500张(其中“一卡通”6000余张),全年接待读者24万人次;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参观展览。全年日常接待观众35000人次,接待旅游团队91个5000人次,组织学生一日游3000多人次,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组织书画、图片、工艺品等各类展览19个,特别是《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展览》和《伟大的旗帜·光辉的历程》两个展览,送展到乡镇、学校、机关等80余个单位,观众近7万人次。全年还组织下乡讲座80次,拓展了服务空间。   文化艺术培训跃上新台阶 文化艺术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群众需求出发,贯彻“以学员为本,以质量为本”的办学方针,拓展培训领域,采取请进来,走下去的办法,全年兴办音乐、舞蹈、书画、文学等各类培训班4期271班次,学员达7185人,均比上年增了一倍,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成效。   以政治为主线,全面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狠抓长效管理,巩固娱乐经营场所专项治理成果。在加强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联合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多次集中开展专项清理整顿活动,对无证经营、证照不全或存在消防事故隐患的歌舞娱乐和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予以取缔、责令停业或整改,并将歌舞娱乐场所及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压缩了30%。同时抓好事前防范工作,完善了“三证二统一”和分级管理制度,停止对新的经营场所的审批。二是认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采取日常清理、集中检查、打防结合等办法,整顿出版物市场,重点抓市场准入关,同时抓印刷行业、书报刊行业、音像市场的检查和监管,使出版物市场得到净化和规范。三是加强对“网吧”的市场规范工作。对网吧经营单位逐一进行重新登记审核,并多次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取缔无证网吧16家,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经营活动。四是抓好演出市场。严格演出手续,加强对节目审查、日常巡查和对违规演出的查处,促进了演出市场进一步有序发展。   以稽查为手段,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在抓规范管理的同时,强化了文化市场稽查力度。全年共出动稽查人员513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418家,发出整改通知书316份,立案25件,结案23件,收缴各类非法图书出版物5205册,音像制品1990盘、电子出版物430片、非法印刷品100多份,取缔无证摊点53个,收缴赌博游戏机12台及电路板35块,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依法行政 一是认真抓好队伍建设与管理,促进执法人员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形成了日间与夜间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的稽查制度,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规范了卷宗文字的制作,确保稽查工作公正、公开。二是强化服务。深入开展“致力于事业、服务于人民”主题教育活动,注意把主题教育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促进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三是规范收费、简化程序。清理4个审核审批项目,增设了“一站式”便民服务措施。四是强化导向作用,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在与全市经营单位签订经营管理责任书的基础上,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对歌舞娱乐、游戏机、影院、书报刊市场300多位经营者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和考核,重新审核发证上岗。   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重点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财务管理上下功夫。对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用工上实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分配上引入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努力打破“大锅饭”;财务管理上,建立了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系统内的财务管理趋规范。   文化发展公司不断壮大 通过积极有效的运作,一年来新增资产1000多万元。在上半年完成图博中心工程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建设的万余平方米的影视娱乐城工程已于10月18日正式开工,已落实项目资金1000万元,签订800万元民资项目一个,影视项目的招商引资正在洽谈中。 【《骑车去郊游》喜获文化部“蒲公英奖”银奖】   8月4日至7日,由国家文化部主办、江苏省文化厅承办的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决赛在南京青春剧场举行,太仓市代表苏州市参赛的木琴与乐队《骑车去郊游》参加了角逐。《骑车去郊游》是市文化馆吴利明、高雪峰二人以民乐《太子骑车》为素材创作的,由璜泾中心小学民乐队演奏。《骑车去郊游》获创作、表演银奖,这是迄今为止全市少儿文艺类作品获得的最高奖项。 【太仓滚灯亮相江浙沪民间舞蹈《滚灯》大会串】   6月6日晚,作为中国·海盐南北湖旅游节压轴戏的江浙沪民间舞蹈《滚灯》大会串在浙江海盐市民广场举行。这次滚灯大会串是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群众艺术馆和海盐县人民政府为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而联合主办的。太仓市双凤镇新湖滚灯队参加了表演。太仓滚灯以其独特的风采荣获优秀节目奖。 【陆瑛沪剧演唱会在太仓举办】   国家二级演员、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市文化馆戏曲艺术团团长陆瑛个人沪剧演唱会于10月20日晚在中心剧场举办。这次演唱会由市文化局主办,市民进总支、戏剧协会协办。在演唱会上,陆瑛演唱了《沪剧名曲联唱》、《芦荡火种·军民一家》等剧目,受到戏迷们的赞赏。 【第二届“太仓文化繁星奖”揭晓】   3月20日,以奖励文化系统涌现出的优秀文艺和理论作品为宗旨的第二届“太仓文化繁星奖”揭晓,获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创作奖的弹词折子《茶花女·特殊的谈判》、获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摄影大赛铜奖的《磨》、获省群众美术铜奖并入选“六艺节”江苏群众美书摄展的油画《心愿》、获江苏群众美书摄展老年组金奖的书法《劝学篇》、获苏州市群众文艺巡回评奖一等奖的歌曲《祖国,你好》、《小桥流水人家》等13件作品获入选奖,另有10件作品获提名奖。 【两所学校被命名为特色文化学校】   3月13日,在民乐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璜泾中心小学被命名为“太仓市特色文化(民乐)学校”。10月18日,把桥牌活动引进学校的沙溪直塘中学被命名为“太仓市特色文化(桥牌)学校”。 【“历史文化一条街”首批景点人物雕塑落成】   根据市委、市政府将宋、元、明、清遗迹众多的城区主干道新华路建成太仓“历史文化一条街”的决策,市文化局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策划设计,于5月中旬分别在张溥故居、王锡爵故居及周泾桥西侧绿地建成了张溥立像、“四王”南园雅集群像和陆世仪先生读书处,并还移立了镇洋县界碑。 【市图博中心开放庆典隆重举行】   2月27日上午,市图博中心对外正式开放庆典隆重举行,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发来贺电,省文化厅、苏州市文化局和太仓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庆典仪式。副市长郑银林主持了庆典活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建中在开业仪式上讲了话。 【沙溪成为省历史文化名镇】   2月19日,省政府公布的第二批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中,沙溪镇榜上有名。沙溪跨入省历史文化名镇行列,标志着沙溪古镇保护和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产业兴文”的做法受到关注】   3月28日,《中国文化报》“文化产业”专版发表了市文化局局长吴斌题为《找准新时期文化工作的“利器”——对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思考》的文章。作者从“让深化改革构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体制”、“让转变观念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氛围”、“让创新思路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通道”三方面总结了“产业兴文”的做法。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省内外近20个市、县来太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