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坚持正确的创作和服务方向   叶景林作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文艺战士,用生命的全部热情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一心为兵为民服务,切实履行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不愧是一位代表群众利益、反映时代要求的人民艺术家,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建设者和传播者。   文艺为谁服务,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发展先进文化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叶景林的事迹深刻昭示我们,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当代文艺工作者所要坚持的正确的创作和服务方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及其作品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困难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反映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和时代最迫切的前进要求的作品,都是隽永艺术魅力与现实社会进步相结合的结晶,都是文学艺术家们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灵感为时代和生活深刻感召的产物。   唱响主旋律是文艺工作者坚持正确创作和服务方向的必然要求。叶景林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国家一级演员,在近30年艺术生涯中,始终坚信“基层需要就是路子,战士欢迎就是方向”,一心为兵至真至诚,以高歌主旋律为责任和使命。主旋律是时代的最强音,体现的是社会生活的主流,反映的是时代的本质。只有弘扬主旋律,才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文艺创作和服务方向的正确,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   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与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是一致的。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离不开人民;生活需要艺术,艺术更离不开生活。艺术作品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大众文化消费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多样化,永远代替不了艺术家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更不能成为脱离群众、远离生活的借口。在叶景林的事迹中,最令人动容的正是那些真心实意为基层官兵、为普通群众服务的事迹。他在把自己的演出场地主要设置在基层或一线的同时,把基层官兵的工作、生活实践当作创作的源泉。叶景林的实践,再一次验证了一个真理:“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才会有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才能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叶景林始终认为,文艺工作者走到基层、走到群众中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部队领导机关,送去的是党的温暖,其意义是深远的。这不仅是艺术生命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他的这一见解,为我们在当前强调坚持正确的创作和服务方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我们如何在本职岗位上深入践行“三个代表”提供了有益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