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 -- Economics精华区文章阅读 -------------------------------------------------------------------------------- 发信人: Kernel (江山如画),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东亚自由贸易区能否落实?(一)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Fri Jun 8 15:32:13 2001) , 站内信件 东亚自由贸易区能否落实?(一) 2001年06月01日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由亚细安建议与中日韩挂钩成立的东亚自由贸易区,目的在于克服亚细安(东盟) 的脆弱性。如果亚细安不跟东北亚这三个经济比较强大的国家建立一个以20亿人口巨大 的自由贸易区,单靠它本身的经济力量,最终将被环球化经济所淘汰。   一旦这计划落实,它将是本世纪的一个重大经济革命,问题是亚细安如何通过内部 的机制落实这宏愿呢?   作为东道主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1999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我国所举行的“亚细安10 加3”的非正式峰会上,代表亚细安正式向中国、日本及韩国,提出成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的建议。如果这个划时代的建议能够落实的话,这将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经济革命,因 为东亚经济贸易区将是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代表着超过20亿人口的市场。   199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日本以及韩国这三个东北亚国家的总生产值高达美 金5500兆,而东南亚十国的总生产值则是6750亿美金。在这13国家当中,日本是世界第 二经济大国,在1991年冷战时代以后,经济表现一直差强人意。中国的经济势头则被看 好,估计在今后10至20年之间,如果没有发生外在重大的危机(如台海战争),中国经 济应该往上成长大约是每年7至9%。大多数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认为,中国在50年后, 将崛起成为亚洲经济强国。韩国经济发展势头也受看好,去年韩国是全世界首12名之内 的贸易大国,如果将来与朝鲜合并,人口将超过7000万人,是个不可忽视的国家。   在现阶段中,学者、官员、专家研究小组还在研究东亚自由贸易区,预料今年11月 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峰会上提出报告,让各国最高领袖考虑如何落实这个计划。至于东 亚自由贸易区是否落实,主要取决于亚细安领导层以及中日韩的支持程度。如果这三个 国家反应消极,美国公开反对,那么,东亚自由贸易区要落实的可能性就很小。记得在 1990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提议成立东亚经济集团(后更名为东亚经济核心论坛), 马上被美国公开反对,使建议落空。因此,亚细安领袖须向美国表明这个东亚自由贸易 区不是一个用来对付美国的贸易壁垒。吴总理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去年11月25日记者招待会上,吴总理正式宣布东亚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关税保护 的贸易壁垒。因此,这个自由贸易组织不是用来对付美国所提倡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以 及对付欧盟。换句话说,东亚自由贸易区,可以配合亚太经合论坛(APEC)以及世贸( WTO),甚至与欧盟,在环球化影响之下,在整个世界经济领域当中,扮演一个积极互补 的功能,而不是扮演一个消极对抗的作用。如果亚细安能够向美国、欧盟保证东亚自由 贸易区是要促进经济区域主义的成长,为全球经济扮演一个积极催化的作用,促使世界 经济成长,那么,东亚自由贸易区要落实和发展还是有可能的。   东亚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原因   为什么亚细安要在21世纪初建议成立这个重要经济合作计划呢?以下为其原因:   第一:亚细安要克服本身经济合作的弱点与困难。   我们知道亚洲金融风暴暴露了亚细安成员国的经济脆弱与缺点,亚细安既无法抵抗 外来势力的侵袭,也无法通过它本身的力量,攻克区域经济危机。马泰印这主要的三个 成员国同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受到相当重大的创伤,尤其是印尼,由于政治不安 ,社会动荡,种族冲突,经济疲软至今还无法全面复原到1997年以前的状况。   亚细安在1967年8月成立以来,经济表现一般,缺乏可观的成就。亚细安主要的成就 是在外交与安全方面。例如亚细安在1991年推动柬埔寨和平,立下很大的汗马功劳。   如果我们把亚细安的经济实力与中日韩相比,就可看出前者的经济复苏差强人意。   以1999年而言,亚细安平均成长率是3.8%,而中日韩则高达6.6%。亚细安在吸引外 资方面也比不上中国来得有吸引力。从1996到1999年之间,亚细安外资的流入从1996年 的33%降到1999年的15%。以印尼为例,1999年印尼很难吸收跨国大企业的投资。除非印 尼政治人物愿意放弃争权夺利,铲除贪污,提高行政效率,维持社会稳定,加强司法透 明化,否则未来经济危机重卷雅加达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相反的,中国在1996至1999年之间,每年都吸引美金400亿到450亿之间的外来投资 。即使是韩国也能吸引到大量的外资。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国家当中,韩国的经济 成长率接近10%,复苏最快,比泰马印的表现好得多了。   从以上的统计资料来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东北亚地区(除日本、朝鲜之外)发 展势头比亚细安(除新加坡之外)优越得多了。由于亚细安的经济发展后势欠佳,因此 ,亚细安的领袖们,尤其是新加坡的领导人,深深地了解到,跟中日韩的经济挂钩才可 摆脱亚细安经济困境。这种取长补短的作法,可以帮助亚细安走出艰难。   去年在第四届非正式峰会上,当时的日本首相森喜郎宣布日本要拨出美金150亿元, 发展“森喜郎E行动计划”。在这个计划下,日本将优先资助亚细安国家发展高科技资讯 产业以及知识经济等,步上资讯革命时代。韩国总统金大中也宣布,韩国要拨出美金1亿 6470万元援助亚细安。参加会议的中国总理朱镕基也表示,北京愿意拨款美金500万元作 为中国与亚细安合作的基金。从战略、安全、经济角度的考量,中日韩原则上同意支持 亚细安拟议的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愿意与亚细安合作。中国认为应采用循序渐进的 方式,先与亚细安合作,因此,北京建议先成立中国—亚细安自由区,然后,再成立东 亚自由贸易区。此外,日本也要与亚细安商讨如何促进与亚细安自由贸易区的关系,以 加强彼此的经济合作。   第二:接受经济区域化的挑战。   目前的全球经济体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地区经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与亚细安 。   为了应付外来经济的挑战,亚细安10个国家与东北亚三个国家皆认为有必要支持东 亚自由贸易区这个概念,以应付外来地区的经济挑战,尤其是来自北美以及欧盟。今后 的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美国主导之下,最近北美、中美以及南美等34个国 家式宣布在2005年1月成立西半球自由贸易区。如果亚细安“10加3”能够协力合作,搞 好东亚自由贸易区,那么,这13个国家就能够从容地对付外来的挑战。   如果亚洲国家能够成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合作组织,将会加强它们的经济实力,以一 个20亿人口巨大的市场,将会加强东亚国家的竞争力。新加坡小国寡民,单靠一个以40 0万人口的小国经济市场是很难在全球化经济前提下与他国竞争,更何况跟整个欧盟竞争 。   国际经济竞争是残酷无情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生存,为了提高经济竞争 力,亚细安10国家非要与东北亚三国成立经济贸易区不可。成立东亚经济贸易区后,可 以减少没有必要的资源浪费。各成员国之间,可以通过彼此的优点发挥所长,取长补短 。例如新加坡可以跟中国合作,双方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下,生产彼此具有优 势的产品。中国可以把其石油原料,运来新加坡提炼,然后再卖给日本。新加坡可以通 过资金,现代经营方法,协助中国推动现代商业改革。此外,通过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成 立,可以增加东南亚全体人民工作的机会。通过这个巨大的经济合作机制,长远来说, 是可以提高20亿人口的生活素质。东亚自由贸易区可以说是东亚整个地区的国际劳工分 工合作的缩影。新加坡可以以其高科技的劳工来协助其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经济体, 如越南、寮国(老挝)、缅甸以及柬埔寨提高生产力和加强贸易竞争力,推动这些国家进 入互联网时代。   第三:接受环球化(globalization)的挑战。   世界的新经济以资讯、知识为主正在急速地变化。如果亚细安不踏上全球化的列车 ,最终将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除非通过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否则亚细安将在国 际市场失去其经济竞争力。通过这贸易区,亚细安经济实体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有效 的作用。   最后一个因素是通过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机制,扮演着催化的功能以促进其他方面的 非经济合作,如环境污染、非法移民以及遏制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在政治方面,如控制 核武扩散。在经济方面,如1997年与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等,一定要通过东亚整体13 个国家的合作才能克服区域性的危机。  -- 你一直向前看去,就会看见你的后脑勺。(Einstein) ※ 来源:·日月光华站 bbs.fudan.edu.cn·[FROM: 10.17.20.155] -------------------------------------------------------------------------------- [返回上一页] [本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