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 -- Economics精华区文章阅读 -------------------------------------------------------------------------------- 发信人: Alchian (阿尔钦~~Hayek之继续),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东南亚一国经济情势与展望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Tue Aug 22 10:07:33 2000) , 站内信件 东南亚一国经济情势与展望 刘大年 本院第二研究所研究员 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 谢宗林 本院第二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候选人 林培州 本院第二研究所副研究员 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 靖心慈 本院第二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 王文娟 本院第二研究所副研究员 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 马来西亚经济情势与展望 在历经金融风暴冲击之后,1998年马国经济严重衰退,实质GDP负成长7.5%,整体经 济情势非常不乐观。马国经济在1999年第一季仍呈现低迷之情形,实质GDP较1998年同期 仍衰退1.3%,但自第二季起,整体经济行势逐渐开始好转,实质GDP成长率高达4.1%,已 摆脱第一季负成长之阴影,亦结束连续五季经济负成长之困境。而在1999年第三季,马 国经济表现之强劲,更是令人惊讶。在第三季实质GDP成长率高达8.1%,成长率几乎是第 二季的2倍。由于第三季的高成长,马国目前经济之热络程度已回复到金融风暴发生前之 水准,几乎已完全脱离金融风暴之阴影,复苏之程度仅次于韩国;同时在第四季之情势 依旧看好。 马国经济在1999年自第二季起有明显之复兴,主要成长之动力是来自制造业之大幅 成长。制造业之实质产出成长率在第二季高达10.4%,第三季之成长幅度,更高达19.5% ,显示马国经济复生力之强劲。制造业之所以在1999年有如此高之成长,主要是由于世 界景气看好带动出口以及国内景气复生带动需求。在双重因素之趋使下,制造业结束了 连续五季之衰退,而出现正成长。其他在农业与服务业部门,亦有明显之改善。 在对外贸易方面,1998年马国出口停滞,进口严重衰退。到1999年由于受到世界经 济表现稳定,国内景气复生。对外贸易有明显之复生。总计1999年前三季总出口为2.30 6亿马币,较1998年同期2.108亿马币,成长9.4%。至于在进口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复生 带动了对国外进口原料及中间财之需求,所以进口在1999上半年亦有显著之成长,1999 年第一了进口值为537.0亿马币,第二季则增加为597.4亿马币,第三季又增加为649亿马 币,此显示进口需求在景气回转之带动下,已开始回升。 另外在国内需求方面,资本形成在第三季成长高达13.7%,相较于第二季负成长8%, 有显著之不同。其他在民间消费与政府消费方面,均有显著之增加。综合而言,马国在 1999年国内物价平衡,对外贸易转趋热络、国内需求强劲,国内投资已逐渐热络;同时 外资注入自1999年第二季已逐渐加温,第三季亦持续增加,显示资金已回流且国外对马 国经济亦恢复信心。同时目前政府仍持续采取宽松之货币政策,利率持续走低,而且亦 无通货膨胀之压力,更有助于经济之成长。 由于在1999年下半年超乎预期的表现,所以对于2000年马国之景气普遍抱持乐观的 态度。而国际各主要预测机构自1999年起均开始将马国未来之经济成长率向上修正,一 改过去保守且悲观的预期,如WEFA最新预2000年马国经济成长率为3.9%,较1999年预估 之3.8%略高,同时对于未来景气亦持续乐观,2001与2002年GDP成长率预估分别为5.6%与 6.3%。 菲律宾经济情势与展望 金融风暴发生两年多来,菲律宾在历经改革与开放后,国际资金已于1999年出现回 笼迹象,各项指数也显示金融面似乎触底反弹。 股价指数在1998年第三季股价跌至谷底,在国际资金回流亚洲的影响下,11月份股 价与1996年相比,反弹到原先的63%。兑美元汇率也是在1998年第三季跌谷底,11月底汇 价40.935兑一美元与1996年相比,小幅反弹到原来的64%。基本主款利率在1998年第三季 以前达到高点,高利率抑制国际投机客炒作汇率时期已过,政府于是采低利率政策,19 99年前10个月菲律宾调降25.4%成为10.69%,不过其利率水准在东协国家中仍相对较高。 金融情势在1999年出现明显的改善,但复生仍处于不稳定阶段。 就1999年前三GDP产业结构来看,农林渔业终于摆脱连续四季的衰退,分别成各行其 是2.9%、11.1%与5.6%。工业整体表现出现转好迹象,第一、二季分别衰退2.2%与0.7%, 第三季出现0.2%的成长,前三季仍衰退0.8%。水电瓦斯业仍然维持1.2%的成长率;矿石 业自1998年第四季起出现负成长,1999年前三季持续以15.6%、14.1%与13.3%速度衰退, 原由农业转而从事探矿的人口,已有不少转回从事农业;建筑业仍然分别衰退6.0%、5. 3%与5.9%,主要是经济不景气致使民间建设与设备购买都缩减,银行也减低对建筑与房 屋贷款;制造业的表现自1998年第二季起变为负成长,衰退情形在1999年第一季减缓, 第二、三季出现0.9%与2.2%的成长;服务业是所有产业中表现最好的,尽管成长率较以 往为低,但前三季仍有3.0%、4.0%与4.4%的成长,其中以运输、贸易、金融、民间服务 和政府服务表现最佳,只有房地产表现不佳。 1999年年前三季国内生产毛额(GDP)以披索计价的成长率为2.6%,三季成长率分别 为1.2%、3.6%与3.1%。就GDP组成结构来看,在内需方面,私人消费成长率为2.6%,三季 成长率分别为2.5%、2.6%与2.6%;政府消费成长率为5.8%,三季成长率分别为7.6%、6. 2%与3.7%;总投资成长率为-3.5%,三季成长率分别为-9.7%、6.2%与-5.3%。在外需方面 ,出口成长率为-2.5%,三季成长率分别为-11.4%、2.1%与2 .1%;进口成长率为-6.1%, 三季成长率分别为-17.9%、0.4%与0.2%。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成长率为17.0%,进口成长率 为1.3%。GDP成长动力主要来自出口需求、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的成长。 WEFA预期1999年菲国私人与政府消费成长率分别降为1.3%与-3.0%,总消费成长率会 由3.0%降为0.8%。总投资成长率在设备利用率仍低与投资风险仍高之下,持续萎缩8.6% 。因此内需成长率由1998年的-0.2%降为-1.2%。外需逐渐脱离亚洲亚洲金融风暴影响, 故预估出口成长率会由-10.4%改善成-2.4%,在出口增加带动下进口成长率也会由-11.4 %改善成-7.6%。在国内外需求都会改善之下,预期GDP成长率也会由-0.5%上升为3.2%。 展望2000年菲律宾整体经济,在国内外需求成长情况下,艾斯特瑞达总统更希望透过优 先开放外资进入菲银行业、能源业和公共事业来活络菲国经济,预期2000年其经济成长 率会由1999年的3.2%上升为4.7%。 印尼经济情势与展望 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最新修正公布的统计,1998年印尼实质GDP较1997年衰退13.2% ,而1999年预估会成长0.12%。 需求面来看,1999年实质GDP逐季成长的主要来源在于消费(1999年全年民间消费预 估成长1.55%,政府消费预估成长8.40%),至于投资与进出口部分则大体仍然延续1998 年第4季以来的衰退情势,特别是进出口方面。1999年实质固定投资需求衰退21.24%,出 口需求衰退32.50%,进口需求衰退45.31%;相对的,在金融风暴最严重的1998年,实质 固定投资固然衰退了35.5%,但出口需求成长了11.2%,而进口需求也仅微幅衰退了5.3% 。实质投资支出持续衰退,但幅度缩小,显然是因为印尼民间企业债务和金融体系重整 问题尚未解决,银行停止放款,厂商欠缺资金周转所致。虽然企业债国和金融体系重整 问题也不利进出口发展,不过,1999年实质进出口大幅衰度,本质上很可能是汇率激烈 变化所产生的一个统计异象。 从供给面来看,1999年除了金融保险与企业服务、运输与通讯、销售餐饮(含旅馆 业)等三类外,其余行业都呈现微幅成长。金融保险与企业服务产值负成长8.58%,当系 反映金融体系(特别是国营银行部分)仍然深陷在只帐的泥沼中。 至于2000年的印尼总体经济展望如何呢?IMF在1999年9月24日发表的World Econom ic Outlook,October,1999当中,推测1999年印尼实质GDP将较前一年衰退0.8%,而20 00年则可望成长2.6%。相对地,在1999年4月20日发表的World Economic Outlook,Int erim Report中,IMF推测1999年印尼实质GDP将较前一年衰退4%,而2000年则可望成长2 .5%。前后两次的预测,就1999年的实质GDP来说虽然差异很大,但对于2000年的预测却 几乎相同。前述IMF的最新推测,很可能已经内入1999年6月印尼国会选举顺利完成的影 响,但对于7-8月间发生的巴里银行丑闻和东帝汶事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很可能还来不 及纳入考量。如今,印尼国会已经批准东帝汶独立,应该不会再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 然而,巴里银行丑闻扬起的尘埃尚未落定,后续的发展值得注意。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态发展是,印尼极西和极东的两个地方的分离运动:北苏门 答腊亚齐(Aceh)和伊里安查雅(Irian Jaya)。这两个地方是印尼两个天然资源最丰 富的省份。他们如果独立成功,印尼很可能从此步入解体。他们的分离运动将会以什么 样的政治安排,或终究不免以武力解决,对印尼的经济前景有极重要的影响。让这个不 确定因素更显悬疑的,目前受印尼人民托付、承担解决分离问题的总统和副总统,一个 几近全瞎(瓦希德),另一个几近全哑(苏卡诺的女儿)(见‘A blind seer points the way’,The Economist,30th Oct. 1999)。 新加坡经济情势与展望 自1999年初起,随亚洲区域,尤其是东南亚邻近国家经济金融情势逐渐恢复稳定, 新加坡国内经济景气亦有明显趋于好转回升迹象。新加坡在1998年三、四季持续呈现负 成长后,1999年第一季已转呈0.6%的微幅正成长,第二、三季实质GDP成长幅度甚至均达 6.7%。由于第二、三季经济的优异表现,乃再度促使新加坡政府调升其1999年的全年经 济成各行其是预测值,由平均0~2%向上调整为4~5%的成长幅度。展望2000年,整体而言 ,新加坡政府保守预估其经济成长幅度将可达4.5%至6.5%之间。 若观察需求面的新加坡经济成长,总需求在历经连续四季的负成长后,第二、三季 获得6.8%及9.4%的正成长,主要是在全球性电子产品需求与化工产品产出增加带动下, 对外贸易需求的向上反弹。1998年间新国的贸易表现一直都相当迟缓,但至1999年第二 季,贸易表现已相当突出,其国外需求在第二、三季的成长分别达7.1%及7.9%。另一方 面,一反第一季的衰退7.7%,国内总需求在第二、三季也分别成长6.0%及13.4%。国内总 需求的成长主要来自产业活动热络,以及产业进行库存调整的结果。另外,民间消费在 经连续三季的负成长后也终于获得改善,消费支出在第二、三季成长5.1%及8.3%,其中 民间消费在消费者预期心理趋稳下,一反过去三季的负成长,而呈5.8%及9.1%的正成长 。资本支出则在机器设备及运输设备投资增加带动下,由第一季的衰退16.5%转呈第三季 微幅正成长1.7%。 比较值得重视的是,制造业部门从第一季的6.7%的正成长,第二、三季再穿升至14 .5%及16.7%的强劲成长。制造业部门的高成长,主要是电子产业与化学产业的成长推动 。电子产业方面,在行动电话市场需求提升下,电讯器材产出激增;而全球电子市场需 求的增加,也刺激半导体产出的成长;此外,区域经济复生也带动积体电路产出的上扬 。其结果,第二季新加坡电子产业的成长高达23%。另一方面,新加坡的化学产业在第二 季时,再度获得38%的高成长,主要是由医药产品出口至美国与欧洲大幅扩增带动的。另 外,随着新工厂完工,新设备的加入生产行列,石化产业的产出也随之增加;而电子化 学产品的产出也随电子业的高成长而增加。 另外,在对外贸易方面,1999年第二、三季新加坡对外贸易扭转了第一季的0.94%衰 退局面,分别呈8%及10%的高成长。其结果1999年1至9月份合计的对外贸易呈2.9%的小幅 成长,较1998年下半年的衰退-12.4%获得大幅的改善。1999年第二、三季的优异对外贸 易表现,可归功于全球性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亚洲各国经济的逐步走向复生。其 出口的强劲表现乃同时来自产品出口的成长与出口市场的成长。在产品出口方面,占非 石油国内产品出口比重69%的电子产品出口,在上半年间增长0.3%;但新加坡最大宗的出 口产品一磁碟机受竞争激烈、价格疲软的影响,上半年出口还是相当疲软。在出口市场 方面,对美国、欧盟、香港、日本及马来西亚等,新加坡重要贸易对手国的出口,在第 二季时都已获大幅改善。另外,在进口方面,非石油产品之进口(不包括航空器与船舶 )在第二季成长11%,主要是积体电路、半导体零件、行动电话、耳机、印刷电路版与多 媒体产品的进口需求增加,磁碟机、录影机零组件等产品的进口需求却呈下降趋势。从 而新加坡外贸发展局预测1999年新加坡对外贸易可望达到4~6%的成长,高于早先预测的 -5~-7%成长值。 泰国经济情势与展望 1999年年初,在泰国政府提出总计高达1,300亿泰铢的经济景气振兴方案,以及国 会顺利三读通过《破产法》与《民商法》等多项法律修正案的利多因素激励下,泰国经 济景气的复生迹象已益加明朗化。如1999年第二季泰国国内包括制造业生产、民间消费 及投资等各项总体经济指数均持续大幅改善,而另方面随亚洲区域经济景气反转回升, 泰国对外出口贸易从第二季亦开始呈现正成长趋势。因此,在国内生产以及国内外需求 同步扩增的鼓舞下,目前包括泰国政府以及国际主要预测机构IMF,对泰国未来经济发展 前景均抱持相当乐观的看法,认为泰国1999年全年GDP成长幅度将可达3%至4%之间,远高 于年初原先所订1%的经济成长目标。 根据泰国国家经济暨社会发展委员会NESDB,最近对外发布泰国GDP的季成长率,自1997 年第二季以来持续长达7季的衰退局面后,1999年第一、二季终于开始分别转呈正成长0 .8%及3.5%,其中农业部门受天候影响,第二季产值成长率1.3%,虽然低于第一季3.8%的 产值成长率,但非农业部门产值则1998年第四季的大幅衰退7.2%,转呈1999年第一、二 季的持续正成长0.4%及3.7%。而在非农业部门中,尤以制造业部门在第一、二季产值持 续大幅成长5.4%及7.7%最受瞩目,另外包括矿石业、旅馆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产业 部门,其1999年第一、二季的产值亦皆呈现正成长趋势,至于水电瓦斯供应业、营建业 以及金融服务业等部门,其1999年第一、二季产值虽仍呈现衰退局面,但是其衰退幅度 亦已较1998年第四季产值衰退幅度明显缩减。显然就1999年第一、二季泰国各产业部门 的产值成长情况观察。 泰国1999年经济景气复生似乎已有逐步朝全面性发展的趋向。 展望2000年泰国经济成长趋势,有鉴继1999年3月底以促进国内消费支出为主要目的 之减税与增加公共支出等经济景气振兴方案,泰国政府另外在1999年8月上旬更提出多项 促进民间投资的新措施,如包括大幅调降资本设备及原物料进口关税、取消各项进口附 加税捐、放宽固定资产折旧摊提比率、设置各种企业股数投资与中小企业创投基金、振 兴房地产部门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等措施。这些涵盖局面相当广泛的新措施,将可 有效减轻泰国民间企业经营成本,协助企业加速资本重建,提升长期对外竞争能力,进 而促进民间企业投资。因此,未来在上述诸多政策措施逐渐发挥具体成效之作用下,预 估泰国2000年经济仍将可望维持3%至4%的成长幅度。 -- Alchian ---- Hayek之继续 ※ 来源:·日月光华站 bbs.fudan.edu.cn·[FROM: 10.64.11.48] -------------------------------------------------------------------------------- [返回上一页] [本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