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 -- Economics精华区文章阅读 -------------------------------------------------------------------------------- 发信人: Alchian (阿尔钦~~Hayek之继续),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克鲁格曼:亚洲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上)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Thu Aug 17 15:32:47 2000) , 站内信件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简介:   保罗.克鲁格曼,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 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 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 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 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而他在1994 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目前担任着许 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1991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青 年经济学奖章的第五人。人们普遍认为,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只是一个时间问 题。   克鲁格曼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是萨缪尔森和索罗的爱将(他们三 人同处一个办公套间)。但同时,克鲁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 。在过去十余年间,他出版了近二十本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他的文笔清晰流畅,深 入浅出,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读之物,更是普通大众的良师益友。在公众的眼中, 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 [采访背景]   斯隆学院办公楼三层的一部分属于经济系,走道两旁悬挂着有史以来各位经济学大 师的画像。可能正是这种氛围使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造就了一位又一位大师,克鲁格 受就是近年来比较出色的一位。克鲁格受给我们的印象是永远带着一副怀疑的目光,在 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穿着同一件毛衣外套,蓄须且不修边幅。他生性桀骜不驯,言辞苛刻 ,很是得罪了一些人,《纽约时报》就曾报道过他和瑟罗之间的恩怨和学术争论。我们 采访克鲁格曼可谓历尽艰辛,电话从来没有人接,发给他的近十个电子邮件也如石沉大 海。1999年2月18日上午,我们终于在办公室"捉"到了他。软磨硬泡之下,他终于开了金 口。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   问:我们读过您的很多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文章。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以及世 界经济到底有哪些重大影响呢?   克鲁格曼:对所有卷入这场危机的国家来说,这场危机抵消了多年的进步。因此, 对这些国家来说,这场危机是半个世纪以来经济上最大的灾难。除此之外,我无话可说 。这场危机对西方的影响实际上相当有限,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是如此。我最基本的想法 是,对世界其他地方来说,重要的不是情况如此糟糕,出了这么多倒霉的事情,而是这 些事情发生的方式令人吃惊,它说明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危险得多。   问:在您的一篇文章中,您将亚洲金融危机描述成一个泡沫经济的"三部曲"。您能 不能简单谈谈亚洲的泡沫经济从产生到破灭的过程。   克鲁格曼:泡沫的成因很多。仅仅因为人气过旺,泡沫就可以产生。我认为亚洲的 问题是,经济过热的同时,公私界限不清引起了严重的道德危害。因此,人们实际上在 利用暗中的政府担保进行赌博。这种泡沫与别的地方的泡沫没有什么不同,惟一的区别 是,这次发生危机的亚洲国家都是些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当世界其他国家热炒这些泡沫 时,它们能够引进大量资本,于是泡沫就越变越大。你可以说,难道这不是亚洲国家特 有的弱点吗?答案是,对啊。每个国家都有弱点。我不太清楚这些亚洲国家的弱点是不是 比世界其他国家的弱点更严重。   现在让我们看看泡沫是如何破灭的。肥皂泡破灭的一个原因是,已经不可能再继续 忽视一些基本要素了。我想泰国就属于这一类情况,泰国的过度建设实在太多,那种热 度根本就不可能持续;另外,当人们突然变得悲观时,泡沫也会破灭。悲观情绪是一种 恶性循环,人们一悲观,事情也就真的变得糟糕起来。而事情越糟糕,人们也就越悲观 。我认为其他亚洲国家便是如此,它们都被传染上了。泰国使人们联想到其他国家,这 些国家的泡沫于是也就破灭了,最终大家全都陷入了危机。   问:亚洲危机标志着亚洲奇迹的终结吗?您认为亚洲国家什么时候能从危机中复苏?   克鲁格曼:在这个问题上我犯过许多错误,,我现在自己都有点糊涂了,不过别人 也不比我强多少。我想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不会再谈论什 么奇迹。我现在打个比方,在我看来,今天的亚洲有点像债务危机高峰刚刚过去的1984 年的拉丁美洲,它离完全脱离危机还有五年。这是我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也有可能是错 的,我们都作过许多错误的预测。我现在的看法是,会有复苏,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 会有大规模的复苏。有可能在10年或15年之后,我们会再提起亚洲奇迹,但不是现在。   问:您推广了一种观点,即亚洲的增长模式是投资型的,而不是生产率型的。您是 否认为亚洲国家将来应该转向生产率型的增长?   克鲁格曼:我不清楚究竟谁知道如何转向生产率型的增长,将来的投资大概会减少 很多,所以这些国家将不得不转向生产率型的增长。但我当时谈的不是从政策角度如何 促进生产率增长,而是如何解释亚洲的增长及为何我认为亚洲的增长将会减缓。提高生 产率十分不易,如果我们知道如何提高生产率,整个世界会比现在富裕得多。   问:一般说来,提高生产率的诀窍何在?   克鲁格曼:我认为充分的竞争、创业精神,以及鼓励创新的、灵活的资本市场会起 作用。   问:如何使发展中国家长时间维持高速增长呢?   克鲁格曼:我要是知道就好了。不过,就我目前对危机发生的机制的理解来看,危 机发生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债务。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些国家采取浮 动汇率就会大祸临头。但同时,他们又不能维持汇率不变,因为他们的储备有限。因此 答案可能是,我们应当在用征税等其他手段控制外汇债务的同时,维持浮动汇率制度, 这是我更偏爱的答案。但对有些国家来说,另一种办法可能更有效,那就是采取货币委 员会制,美元化或欧元化。事实上,对此没有定论,人们可能需要作一些试验。   问:您多次谈到这次金融危机中的道德危害,您为什么认为道德危害在亚洲危机中 起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克鲁格曼:首先,我的观点有了一些变化。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肯定认为道德危害在 这场危机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可以说,在亚洲国家,在政府和私有部门之间 没有明确的界限来减少道德危害,这是最简单的解释。   问:您是否认为世界金融体系,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某些做法在客观上也造 成了道德危害?   克鲁格曼:我说的主要是国内的道德危害。这种道德危害的起因是,人们认为政府 ,比如说韩国政府或泰国政府,在为企业撑腰。我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引起的道德危 害对亚洲国家影响不大,俄罗斯有可能是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影响,但亚洲国家没 有。   问:我们应当如何防止道德危害呢?   克鲁格曼:对付的办法是,更有效地对银行进行监控,限制它们贷款的种类,明确 什么是应担保的,什么是不应担保的,同时加强资本限制。这虽不是万全之策,但各国 处理这类问题的做法也就是这些。美国也曾发生过道德危害导致的储蓄和信贷危机,危 机发生的原因是我们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有效地控制银行体系中的道德危害。 -- ※ 来源:·日月光华站 bbs.fudan.edu.cn·[FROM: 10.76.200.54] -------------------------------------------------------------------------------- [返回上一页] [本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