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 -- Economics精华区文章阅读 -------------------------------------------------------------------------------- 发信人: Alchian (阿尔钦~~Hayek之继续),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通胀是否伴着“拐点”来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Sun Aug 20 09:43:21 2000) , 站内信件 通胀是否伴着“拐点”来 夏日 殷劲松      流火的7月,一组组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一片“涨”声,GDP增长达到8.2 %,财政、金融、外贸、消费、投资方方面面止住了下滑或动荡的势头,显现“拐点” 的雏形。   具体到金融形势,可以说积极的变化越来越多:货币供应量平稳增长,货币流动性 逐月增强,现金回笼较好;金融机构贷款增加明显,贷款结构有所改善;储蓄存款适当 分流,资本市场日趋活跃;债转股工作计划顺利实施;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支付能力; 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    但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上半年金融最新数据中,有一组数据应引起关注,那 就是:6月末,货币总量(M2)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7%,活期存款 和流通中现金(M1)余额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分别比GDP增长 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和高出5.4个百分点和15.4个百分点。    理论而言,从金融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分析性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应等于GDP 增长与居民消费价格之和,但上半年,货币供应量有过高之嫌,而货币供应量过高,就 会带来或加剧通货膨胀。从目前来看,出现通胀的迹象虽不明显,但货币供应量的过快 增长及其后果,应引起重视。    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社会,有一个规律适用范围可能最广,那就是久跌必涨,久涨 必跌。近几年来,金融界尤其是金融理论界关注和谈论最多的是通货紧缩,而上述数据 真切地提示我们:尽管通缩还未完全减退,通胀的压力却有了走近现实生活的可能。    种种迹象表明:决策层对此已有关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特别提到“ 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测”。而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第三季度例会,一致认为 要“注意监测货币供应量增加较多对宏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这几年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的同时,货币供应量一直没有明显的下降 ,所以通货紧缩的表现仅是一个方面,即物价的持续走低。他们提醒:货币发行量不能 过分超常增长,否则会加大金融风险。 《经济参考报》 -- Alchian ---- Hayek之继续 ※ 来源:·日月光华站 bbs.fudan.edu.cn·[FROM: 10.76.200.13] -------------------------------------------------------------------------------- [返回上一页] [本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