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 -- Economics精华区文章阅读 -------------------------------------------------------------------------------- 发信人: Kernel (江山如画),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中)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Fri Jul 20 11:20:14 2001) , 站内信件 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中) 2001年07月12日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作者:AnnaLee Saxeni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和区域规划系教授、斯坦福大 学经济政策研究所1999—2000年度Gordon Cain高级访问学者) 《IT行动计划》 90年代早期,当中央政府开始推动印度经济自由化的时候,地方政府就开始在IT行 业尝试一些影响深远的政策创新。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的首脑Chandrababu Na idu为了推行他的高层次创新计划而关注印度和全世界的情况。他的计划用于吸引到当地 的技术投资,并且推动行政的信息化。Naidu有效地推广了“电子治理〔e-governance〕 ”的概念(在公共服务上使用信息技术)。这确保了安德拉邦政府的工作更加负责、透 明、高效。该邦的很多部门——如财政、劳动、商业税收、农村发展、注册、灌溉、消 费税收和警察部门——都实行了电脑化,既减少了腐败,又改进了工作。 Naidu的努力 引发了来自邻近各邦不断升级的竞争。例如,刚当选的卡纳塔克邦新政府就提出了一项 雄心勃勃的计划,来改善负荷过重的道路和其它基础设施。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 )和喀拉拉邦(Kerala)也推行新的IT政策,包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办公电脑化 ,对IT创业企业的一条龙服务,以及发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育。现在,安德拉邦和其 它软件业集中的南部各邦成为印度政府系统中的领头羊,这应该归功于电子政府的推行 和其它信息化改革。 Naidu就这样在一个传统的中央集权下发动了自下而上的政策改革。他同时还支持并 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改革。他的新著,《Plainly Speaking》,阐述了他对于印度政府管 理和信息技术的许多看法。例如,他强调应该把税收更多地转移给邦政府,国库管理也 应该有更大的弹性。他还指出,当务之急是进行行政改革。在印度这样的国家里必须限 制自由决定的权力,否则“臃肿的政府会把自己的收入榨干”。他还说,他的政府实行 的IT改革对于重新认识统治的意义和内容是有帮助的。Naidu不遗余力地将IT问题提高到 国家的层次来研究。 作为对这些呼吁的回应,印度总理办公室在1998年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与软件发展 委员会。委员会由来自私人部门、政府和大学的资深代表组成,拥有很大的权力。它的 成员包括了Naidu和Sheshagiri(现任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同时也有NASSCOM的执行主 管、Infosys和Wipro的高级执行人员,另外还有一大批其他的科学家、专业人员、教育 家和军官。工作组中还包括了电子、财政、商务和电信等部的部长。 委员会的行动非常迅速,这在印度其它部门是难以做到的。在成立一年后,委员会 发布了《IT行动计划》。委员会在收集信息和提供建议的时候实行非常公开和透明的程 序,整个过程有广泛的公众和私人参与。委员会的全部文档都可以通过因特网查看,引 用一篇背景报告里的话:“如此多的部门、产业协会、公司、教育学院和邦政府集中在 一起共事,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内覆盖了许多瓶颈环节和发展领域,这在印度历史上还是 第一次。” 《IT行动计划》成为继1984年计算机政策和1986年软件政策之后最为雄心勃勃的IT 相关政策。《计划》列举了108条建议,目的是“修改和增补现行政策与程序,消除发展 的瓶颈,重现印度的辉煌。”《计划》还设定了到2008年实现500亿美元软件出口和“I T渗透到整个国家”的目标。 这份报告对限制当前信息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广泛而冷静地评估,尽管目标常常 有些夸大。它反映了对产业发展需求和印度商务环境局限性的清晰理解,只有通过广泛 咨询私人部门和产业专家才能产生这样的认识。这种协作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印度在制定 政策方面的重大进步。然而,建议中增加了对执行过程的关注,并且为了政治上难以实 行的或者长期的改革得以贯彻,对此有帮助的过程也在关心范围里。 《行动计划》强调了印度软件和其他IT制造商们最常抱怨的两个问题,(1)基础设 施的不足:电信最为严重,同时包括道路、机场和能源供应;(2)商业活动所要接触到 的过重的官僚风气和过多的官场文件。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在电信、道路和空中运输方 面的设施少得可怜,在全世界排名最后10%的国家中。以电信为例,1997年印度每千人仅 拥有18.6条电话线,相比之下,中国为55.7条,而且新铺设一条线路平均需要等12.17个 月,中国仅为0.68个月。基础设施的现状直接或者间接增加了制造商的成本,毫无疑问 为外国投资设置了障碍。 从1984年开始,在印度创立和运营IT商务的程序得到简化和改进。但是,复杂的章 程和冗长的过程依然给商业交易增添了许多成本和风险。像软件业这样的全球竞争性产 业在这点上体现得尤为显著。这些产业要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速度,或者说“时间就 是市场”。Infosys公司的主席N.R.Narayana Murthy最近说道:“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印 度,那么请准备好耽搁大量时间,并且要不断尝试。虽然从绝对意义上讲,我国已经有 了显著进步,但是相对而言,我们却变慢了。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IT行动计划》呼吁电信市场、特别是数据通讯领域的自由化 ,并要扩展因特网通道。报告指出,发展的瓶颈环节是由电信部、Mahanagar Telephon e Nigam公司(MTNL)和Videsh Sanchar Nigam公司(VSNL)的垄断造成的。报告建议: (1)免除因特网服务供应商的许可费用;(2)中止VSNL对因特网国际网关的垄断;( 3)消除电信部对长距离骨干网的垄断,允许铁路部门、邦电力部门和其他部门拥有光纤 骨干网;(4)允许对“最后一英里”通路的自由经营;(5)为公共无线电的使用开放 特定的波段。 《行动计划》提供了39项建议,呼吁对印度税务体系和《公司法》的系统优化。它 建议免除政府和私人基础设施建设者的全部进口关税。它还建议比世界贸易组织在1996 年达成的《信息技术协议》所规定的期限更早实行零关税体制。在《计划》的这个部分 中,对金融制度的检查也在建议之列,以加速信息产业的扩展。《报告》将信息产业定 为优先产业,确保更多银行资金流入。它呼吁银行建立风险投资(VC)基金,同时消除 所有限制风险投资发展的障碍。《报告》还建议将软件业的定义扩展,使数据接入、呼 叫中心和其它办公支持运作也包括在内,以保证这些行业也能从软件出口的免税政策中 获益。 “2008年IT渗透全国”的部分要求完善与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普及计算 机知识,在2003年前保证向各级学校、学院和公立医院拥有足够的计算机和因特网接入 ,并且在大学里进行各种IT项目。它还呼吁在印度农村发展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中使用 印度语言,同时开发本国技术。最后,它建议将政府各个部门的预算的1—3%用于信息技 术应用,以促进政府的信息化。 《IT行动计划》为印度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变革的动力和宏伟的蓝图。瓦杰帕依总 理在1999年下半年成立了一个新的部——信息产业部以监管计划的执行,这也反映出政 府对计划的支持。新任命的信息产业部部长许诺,计划中的所有建议都会在2001年前实 施。许多建议,比如完善计算机相关法律和外国风险投资条例的工作已经进行。实施计 划的其它部分的难度将远大于以上工作,这部分是由于政治和制度的原因〔比如官僚们 害怕失去控制权而进行抵制〕,还可能是因为目标过高——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最近推动风险投资产业增长的努力可以看作是一个生动的例子,《IT行动计划》建 议促进风险投资,大多数产业代表和分析家也认为动态的风险投资产业对印度信息产业 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认为,健康的风险投资产业会刺激新的创业企业诞生,可 以拓宽业务领域,并且加速全国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发展进程。 然而,用国际标准来看,印度的风险投资仍然非常少。产业的管理体制里有各种各 样的冲突,规章繁琐,而且有不同形式的歧视行为。全行业目前处在三个不同的规章体 制下: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财政部和国家税收中央委员会(Central Board of Direct Taxes, CBDT)。除此之外,外国风险投资公司还受到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 FIPB)和印度储备银行(RBI)的管辖。这样,共有三套不一致的规章在管理着整个行业 。举例来说,每套规章对风险投资基金标准的规定都不相同。这些条例与现存的公司、 税收和货币法规——很多是过时的(有些甚至是印度独立前制定的)——相抵触。对于 自诩拥有充足的国内外投资的印度金融体系来说,以下的数据和分析有助于我们评估印 度风险投资业的规模大小。1998年,只有21家公司在印度风险投资产业协会注册,资金 约有7亿美元。与此相对应,以色列有100家风险投资公司和40亿美元投资基金(1999年 ),台湾有110项基金,总额为13.2亿美元。而且,大多数印度风险投资公司是政府部门 组建或者是跨国资金的代理商。这些公司一般缺乏专业知识、缺乏与IT界的联系、不愿 意承担风险,这些是风险投资为创业企业带来额外价值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局限,SEBI在1999年建立了一个风险投资委员会,由来自硅谷 的一名成功的NRI企业家K.B.Chandrasekhar所领导,委员会的任务就是为在印度发展风 险投资提供建议。该委员会在考察全球经验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份全面报告。报告建议进 行一系列规章和制度改革,以达到发展风险投资业的目的。SEBI在2000年1月采纳了这份 报告中的建议,反映了政府对于执行这些建议的认真关注。 然而,委员会的许多建议的许多内容己经超出了SEBI的权限,因此最终效果还要看 政府其它部门,特别是CBDT、FTPB和RBI对报告的接受程度。尽管MOF(例如,最近提议 免除风险投资基金的直接税)和SEBI正在努力推行改革,信息产业部也给予支持,改革 的步伐还是难以预料的。(待续) (感谢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授权中宏网刊登 本篇文章) -- 你一直向前看去,就会看见你的后脑勺。(Einstein) ※ 来源:·日月光华站 bbs.fudan.edu.cn·[FROM: 10.17.20.155] -------------------------------------------------------------------------------- [返回上一页] [本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