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前言:学校始终遵循第一任校长陈元晖先生的名训"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将开展教学研 究和教育科研做为师大附中的传统,不断的加强管理,完善机制,逐渐形成了"坚持教育理论学习,开展教育实验,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的传统与特色。 学校坚持开展并且已举办了二十一届具有附中特色的课堂教学百花奖竞赛活动和教学研究周活动,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开展教学争鸣,总结教研成果,锤炼教师队伍。这种开放式的教研活动思想和成果辐射到省 内外,使东北师大附中成为教育资源的集散地。 数学新课程改革模式教学研讨课 重视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努力构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在坚持开设好必修课的同时,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的知识拓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实力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 到目前为止,学校13个学科,共开设校本课程100多个门类,每学期上课累计达上千节,其中数学思维训练,化学题和制作实验、 生物园地、中西方古代哲学等门类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科研为主导,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到目前为止,学校承担着国家级、省市级研究课题17项。94年以来,获国家级成果3项,省级成果37项,市级成果39项。学校是承担国家教育部基教司 重要课题《构建升学预备型高中课程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的全国仅有的两所高中实验校之一,师大附中的研究思想、研究方式及研究成果通过了全国课程专家的成果鉴定,为21世纪高中课程与教材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构建普通高中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结题鉴定会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 学生剧团演出短剧 学生网上信息交流学会 全校实现笔记本电脑、大屏幕投影教学 “一格文学社”的小编辑合影 学校建有专门的教学研究,设有科研档案等,实行四级课题管理,科研实验过程规范。常年坚持对教师进行教科研的方法与能力的培训,来校两年以上的教师均有能力承担校级以上的课题,全校有50%以上的教师承担着国家、省市级的课题。“九五”期间全校教师共发表并获奖论文380篇,科研著作208部。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学校信息化环境设施的建设。目前已有80%的教师通过长春市教师计算机中级考核。近年来,学校与东北师大理想集团联合开发了大型教学软件--助教平台,这一项目已经申请了中央电教馆专设课题,其中信息化教育平台软件得到中央电教馆的精品认证。学校现有320结点的(千兆主干 、百兆桌面)校园网络和16路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教师计算机配备率为100%,实现了班班大屏幕和教师笔记本教学的优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