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坐落在工人体育场的北侧。学校建于1956年,是一所具近五十年历史的、不断焕发青春的先进校、实验校、示范校、窗口校。学校占地13000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宽敞明亮,教学、科研设施先进,专业教室齐备,局域网、因特网向全校师生开放。学校建有五层400个床位的学生宿舍楼、可同时容纳400人阅览的图书馆、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有游泳馆、天文台、环行跑道、风雨操场、综合活动区。校园整洁有序、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被评为市区环境优美达标校。   学校四十年走过的历程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与爱护,一九八五年二月,国家总理李鹏,陈昊苏等领导同志不畏严寒,来我校视察并看望全体教师。几年来,市领导罗干、李志坚、胡绍广、陶西平、陈大白、蓝天柱、陶春辉等多次到我校看望老师,关心学校教育改革情况,李岚清副总理为马校长题词。为改善我校办学条件,市、区领导多次来我校现场办公,我校有今天的规模和成绩,各级领导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在区教委的直接领导、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国务院命名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马芯兰校长的带领下,坚持走教改兴校——科研强校——专家治校之路,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始终站在最前列,以规范科学的管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社会提供较高水平、较高质量的教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马芯兰教改经验”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荣获“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在马芯兰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已成为全国数学教改的实验基地,全国三十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教师以及国际友人经常来校学习、交流、听课。学校1997年被确定为市级数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基地,2001年被确定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研究实践基地,2002年1月被确定为市级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带教研,教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党和国家领导人、市区各级领导多次来校指导工作、看望师生。给予学校各方面工作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朝阳实验小学一贯重视教育质量,视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将朝阳实验小学办成面向未来的首都窗口校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各级骨干教师为主的专任教师全部由本科、大专学历教师担任。严谨、求实、求真,“双基”坚实、前面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是学校的办学宗旨;“谦虚严谨、团结奉献、开拓创新”是学校的教风;“勤奋、团结、守纪、健美”是学校的学风。   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科学管理的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教科研相结合之路,以科研带教研,以数学教学改革为龙头,带动了各个学科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年来,学校承担着市区级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仅市级录象课就有一百多节。学校几十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等文章在多处杂志、报刊发表。多篇获得国家级或市区级奖。学校是“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北京市创新教育实验学校”、“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北京市教委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校”、“北京市先进团支部”、朝阳区“教学管理先进校”、“科研管理先进校”、“精神文明先进校”、“校风建设示范校”、“先进党支部”、“先进工会”、“敬老文明校”、“贯彻卫生工作示范校”、“课间操示范校”、“红旗大队”。   马芯兰校长以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崇高的敬业精神、甘为人梯的无私品格、真诚正直的人格魅力,带领全校教职工共同奋斗,营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带出了一个廉洁自律、团结协作、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水平、有较高威信、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培养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具有良好师德、具有较高素质、较高学历水平、有一定数量的市区级骨干的教师队伍;建成了一座社会声誉好、教育教学质量高、教学设施先进、具有一定的规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基础知识扎实、思维灵活、学习主动,兴趣盎然,有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学生,以教育教学高质量享誉全国。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