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曼玲:薄案審判的進步與遺憾 2013-09-22 14:31:17|來源:大公網|我要分享 字體 薄熙來在9月22日濟南中院宣判現場   大公網評論員鄭曼玲   盡管當局或許是從人性化角度考量,將薄案宣判延至中國人頗為看重的中秋節之後,避免因觸景生情而激發薄支持者的更多同情心,但相信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裏,無論是薄熙來本人還是關注此案的社會各界,心都一直是懸着的,一審判決的刑期多長、薄會否提請上訴等等,都是各方熱議的焦點。   9月22日上午的法庭宣判,從濟南中院及中央電視台提供的畫面來看,身着長袖白襯衫、黑西褲,腳踩白底黑布鞋的薄熙來精神狀態良好,看得出為此次聽審還新理了頭發。在審判長宣讀判決要點時,神情淡定的薄身體微微左傾地在被告席上站立,手中拿着資料和眼鏡盒,聽審過程中還不時習慣性地將雙手背於身後,「領導風範」不減。直至審判長最後宣讀判決結果,薄熙來戴上戒具的畫面才第一次呈現在公眾面前,圖中可見其雙手緊握拳頭,臉上依舊保持着淡淡笑意。一代梟雄,就此鋃鐺入獄,看罷令人唏噓。   不出所料,薄的翻供和申辯對最後的判決並沒有產生實質性影響,無期徒刑的判決結果亦在外界的預估範疇之內。與陳希同的16年刑期和陳良宇的18年刑期相比,薄獲無期徒刑雖然略有加重,但在實際執行中,無期徒刑犯只要無重大違規,服從監管,一般服刑兩年後即可被減為18-20年,且這一判決畢竟恪守了「政治局委員免死」的不成文規則,亦應算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可以說,輿論對此相對平靜的反應,恰恰證明了當局此前對該案采取史無前例透明化審理的前瞻性。假設這一影響力巨大的案件並未采取公開審理的方式,或在法庭審理中不給被告人充分的辯護權,那麼,即便最後判決刑期輕於當前,人們依然有理由懷疑它的公正性,從而倒逼整個審判過程,並坐實之前政治幹預司法的指摘。這無疑會使中共高層倡導建設法治國家的努力遭到質疑。 專題報道: 宣判薄熙來 獨家文章: 落馬高官關鍵詞:翻供 上訴 死刑 鄭曼玲:薄案審判的進步與遺憾 薄案公判:奢華的控辯VS高調的判決 薄案審判反思:建立一套公開審判的適合規則 判決看點: 央視首次披露薄熙來、王立軍等庭審同期聲畫面 濟南中院:薄熙來濫用職權導致王立軍叛逃 法院:薄熙來允發布王立軍「休假式治療」證據充分 薄谷開來曾要求海伍德與其配偶離婚 並發誓忠於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