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3日下午,卫生部负责人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目前,卫生部接到了地方卫生厅局报告的两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以后的死亡报告,其中一例死亡病例已经作了尸检,初步判断为心源性猝死,基本排除甲型H1N1流感疫苗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猝死。【专题】甲型H1N1流感 可控可防可治   死亡病例1——湖南一甲流疫苗接种对象心源性猝死   基本排除甲流疫苗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猝死   13日,湖南省卫生厅向外界宣布,湖南一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对象死亡的原因初步诊断为心源性引起的猝死,与接种的疫苗无关。   11月9日10时左右,湖南省张家界市卫生疾控部门对天门中学师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学校28岁的老师张某和1100多名师生同时接种了流感疫苗,当时并无不良反映。随后张某继续上课,中午吃饭后午休。下午下班后,张和其他人一起到校外小区打篮球,18时50分,他感觉不适下场休息,几分钟后突然倒地抽搐身亡。   湖南省卫生厅巡视员刘可介绍,此事发生后,卫生部、湖南省、张家界三级卫生专家来到事发地进行调查,湖南省司法鉴定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死者进行解剖。专家组在查问死者去年体检资料后发现,死者心电图异常,既往有运动后头晕历史,尸检中也发现死者心脏明显扩大。专家分析认为,死者突然倒地抽搐死亡,符合医学上的猝死诊断标准,其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较大。死者生前在篮球竞技时的剧烈运动是其诱因。据此,初步排除疫苗速发性致死的可能性。   刘可介绍,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54万人死于各种原因的猝死,从临床看,心源性猝死比例较高。   死亡病例2——等待尸检结果判断死因   另外一例死亡病例于13日晚进行尸检,因为尸检结果暂时不能出来,所以死因还无法判断。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13日说,截至13日,全国已报告了2例接种疫苗后的死亡病例,其中一例已基本排除由疫苗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死亡,另一例正在等待尸检结果。   邓海华说,到明年将有约1.5亿人接种疫苗。“这其间发生极个别的、严重的异常反应和极个别的偶合事件,专家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预防接种引起的死亡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部要求各地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事件处置的具体进展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对于不能排除与疫苗接种有关系的死亡事件,卫生部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做好死者家属的工作,尽快明确死因,明确死因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尸体解剖检验。   出现15例较严重异常反应   卫生部昨日通报,截至11日,接种甲流疫苗疑似异常反应病例中,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等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占15例。专家提醒,疫苗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以防范急性过敏反应。   不会改变甲流疫苗接种策略   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卫生部专家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研究,认为极个别的偶合事件不影响当前接种的策略,目前我国实施的甲流疫苗的接种策略是科学的,方案是可行的,不会因为个别的偶合死亡事件做出调整,全国接种工作的开展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1.3/10万   中国疾防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刘大卫13日表示,我国甲流疫苗总体来看是安全的,比较罕见的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3/10万。   截至12日中午12时,全国已累计完成接种甲流疫苗1200余万人,共收到疑似异常反应1235例。“疫苗本身绝对不会引起甲流。”刘大卫强调。   甲流名词解释:什么是异常反应?   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其含义为:①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存在合理的时间关联性,即必须是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一定的时间内发生;②受种者机体发生一定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损害; ③在就诊时怀疑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有关。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国际上称为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发生原因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和不明原因反应。   2.一般反应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主要有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全身反应主要有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一般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病情轻微,恢复较快,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   3.异常反应   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异常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发生率极低,但多需要临床处置,绝大多数的异常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不留永久性损害。   异常反应的含义包括4个方面:①必须使用合格的疫苗;②必须实施规范性操作;③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等损害;④疫苗生产批发企业、接种单位和受种者各方均无过错。   4.严重异常反应   是指由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导致的死亡、严重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甲型H1N1流感疫苗严重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由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导致的其它任何死亡或严重残疾。   5.疫苗质量事故   是指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疫苗质量不合格是指在疫苗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外源性因子、疫苗出厂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   6.实施差错事故   是指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从而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7.偶合症   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或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仅是偶然巧合。   8.心因性反应   是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反应,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   9.不明原因反应   是指经过调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仍不能明确的反应。 稿源:广州日报编辑:王卿[打印][进入论坛]我来说两句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